当前位置: 首页 > 军事新闻

空中手术、灾难救援……中国特种飞机究竟“特

时间:2024-12-18 00:50:19 军事新闻 我要投稿

  特种机“特”在装备,“特”在功能、“特”在技术。半个多世纪来,从一无所有,到各种机型遍地开花;从填补空白,到国际领先;从运8警戒机到空警200预警机,再到升级换代的空警500预警机……一架架中国特种飞机飞向蓝天。

  运8系列飞机曾多次在西藏雪灾救援、大兴安岭火灾救援、“三江”抗洪救援的前沿空投空运,大显身手;运9医疗救护机拥有比救护车和直升机更快的运输速度,可以进行空中手术,打通了空中的“生命通道”……半个多世纪以来,从一无所有,到各种机型遍地开花;从填补空白,到国际领先;从运8警戒机到空警200预警机,再到升级换代的空警500预警机……一架架中国特种飞机飞向蓝天。

  特种飞机究竟“特”在哪里?前不久,记者随“国企开放日”中央媒体采访团走进位于秦岭脚下的航空工业陕西飞机工业(集团)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陕飞),深入了解中国特种飞机发展进阶之路,共同见证这段从无到有、从弱到强的成长历程。

  从零起步,名片越擦越亮

  山岭纵横、偏僻冷清、荒草丛生,这是20世纪60年代末、70年代初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陕飞所在地,也是三线建设艰苦环境的真实写照。1964年夏,在陕西汉中秦岭南麓的猫儿山下,陕飞迈出了在发展中型运输机的道路上艰难跋涉的第一步。筹建伊始,陕飞就肩负着国家航空事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神圣使命。

  1975年12月29日,国产第一架中程中型运输机被成功送上祖国蓝天,创造了我国航空工业史上当年转厂、当年安装型架、当年试制飞机、当年首飞成功的奇迹。运8飞机02架机成功首飞,向世人宣告:中国没有国产大型运输机的历史从此结束!

  上世纪80年代,面对国家发展需求,运8警戒机研制成了陕飞承担的第一个预警类特种机研制任务。短短两年时间,陕飞人突破一道道难关,挑战一个个极限。

  1980年2月,运8飞机设计定型并投入生产。面对喷漆、热表处理、生产准备等生产建设问题,陕飞开展“运8向何处去”大讨论,及时作出“瞄准国际先进水平,实施追赶战略,完善基本型,开发特种机,发展民用机,预研后继机”的战略决策,制定了“自力更生、亦研亦产、滚动发展、扩大成果”的发展战术方针。

  1990年12月17日下午2时,运8气密型飞机升空,为后续运8系列飞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,实现了我国航空事业“新的腾飞”。从1975年运8飞机02架研制成功以来,陕飞生产交付的运8系列飞机,曾多次在珠海国际航展上竞展英姿、多次在救援前沿空投空运,大显身手……

  历经半个多世纪,如今的陕飞已形成运输机、特种机两大系列、多种机型的产品谱系,成为装备我国多个军兵种部队的主力机种,满足了国内市场,并成功出口海外。伴随着预警机和多型特种飞机的相继研制成功,陕飞“中国预警飞机摇篮”的名片越擦越亮。

  升级换代,进入世界先进行列

  “记得第一次来到试飞厂停机坪上,看到那么多款式不同的飞机,虽然许多都叫不上名字,但仍被深深震撼,后来我一直在想,这些特种机究竟‘特’在哪里?”陕飞发言人吴建成回忆道。

  特种机“特”在装备,“特”在功能、“特”在技术。

  最早的第一代预警机是让飞机“驮着”雷达飞,装备简陋、功能有限、技术单一。第二代预警机技术升级,开始具备侦察和指挥功能。第三代预警机同时具备了预警、侦察、指挥、空中引导等综合功能,发展成信息化体系作战中的核心枢纽。

  2005年1月,空警200成功首飞,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款预警机,被誉为陕飞“生命工程”,改动量高达80%以上,具有特种机里程碑的跨时代意义。

  “陕飞研制的空警200、空警500预警机都属于第三代预警机。”吴建成介绍说,空警200是中国自主创新研制的全天候、全疆域使用的预警机,空警200的成功首飞,结束了中国没有自主研制预警机的历史。

  空警500则实现了“小平台、大预警”的目标,俗称“空中帅府”,具有“千里眼、顺风耳”这个作用,预警能力大幅提升。标志着中国预警机实现了升级换代,国产预警机研制技术进入国际先进行列,有力支撑了我国战略预警体系建设,拓展提升了战略预警能力。

  “在研制空警200的过程中,我们遇到了很大困难。但不论多大代价,我们一定要把预警机研制成功。”陕飞人对当初的坚定决心记忆犹新。而从运输机到预警机,特种机发展逐步实现了升级换代,国产预警机研制技术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。